流行曲在進步還是在沉淪當中?
首先,這編文章並不是學述論文,因為小編希望討論盡量「貼地」一些。其次,是因為希望將創作的難處加入時代的發展這個因數去作全盤考慮。
在這幾天,我讀到這個:The Tragic Decline of Music Literacy (and Quality)
大意,就是用三個音樂的準則去量度,現代的流行曲已經衰落。這三個原則是:
1. 音色,
2. 音調的編排,與及;
3. 音樂本身的豐富程度,深度。
原文結論為,流行音樂的音色與變化越趨平淡缺乏創意,主因是創作流行曲的人並不精於讀譜、演奏亦不懂樂理,歌詞重複,音色亦來來去去差不多。因為流行音樂的目的主要是「搵食」,所以大家都因迎合市場需求而趨向統一。作者亦認為,缺乏正統音樂教育是問題的精結,認為普及音樂教可帶來改變。
Taylor Swift首先,小編認為所謂:「songs are becoming more homogeneous」是不存在的。以作者提及的六十年代,最普遍的音樂類型不過是Blues、 Rock & Roll,還有是他們演化出來的 pop,R&B,Country、Jazz 等等。最容易的印證就是 Google...
獨立Mic Pre 的迷思
很多人會問,到底我有沒需要買一個獨立 Mic Pre 來提升錄音質素?
這其實是個Yes 、No 的問題。首先甚麼是Mic Pre? 簡單而言,它是用來擴大來自咪高鋒的訊號,同時,可為Condenser Mic 提供+48v Phantom Power。這一個Gain Staging 一般可以為咪高鋒增加 40-70dB 的Gain。任何Gain Stage 都會令訊號有所增強或減弱,有些帶有特定的 Coloration,又有一些比較透明 (Transparent)。
UA 6176很多半專業和專業的 audio...
Arpeggiator in Logic Pro X
知唔知你DAW 裡面有個叫 Arpeggiator 嘅midi plugin,可以幫你自動由Chord 變做一條好Groovy 嘅Lead Line?
去片
https://youtu.be/baVZ8_Arm3E
Steinberg 推出VST Transit Go 與 VST Transit Join
幾年前,開始有DAW 發展 Cloud Collaboration. 當時 Avid 推出一系列硬件支援錄音室之間 ProTools Session 之間嘅傳送,主要係確保資料傳送時的安全性。之後 Steinberg Cubase Pro 8 新加咗個 VST Trasit 嘅工能,用途係比啲無Cubase 嘅朋友一齊係Cubase 平台上面錄音,如 Vocal 嘅朋友,可以間單咁睇到個Cubase project,然後喺同一個 projetc...
如何使用 EQ?
錄音的時候所收集到的音訊都是最忠誠的、完整的記錄,然而這些音訊對整個音樂的 Whole Picture 都不一定有作用。例如低音結他是負責音樂的低音部份。。。
如何選擇錄音軟件?
如果你是新手的話, Logic Pro X 似乎是最合適的選擇,因為,整個設計、設定都是最 Fool Proof 的。如果,你對樂理、制作有一定認識, Cubase 可以在創作上幫到你。可是,將來有機會你的 Project File 會送進錄音室的話, ProTools 應該提供最佳的銜接。
DAW - 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簡單來說就相等於以前的五線譜、錄音機,就是記錄音樂的載具。最初的記錄就是忠實地將表演還原,所有Mixer都是將不同樂器混合到一個綜合的輸出,然後錄進磁帶裡,而早其的錄音帶都是 Mono 單聲道的。
五十年代後期,開始有大規模 Setero 立體聲的唱片出現,錄音技述的發展才有重大的改變。由...
USB vs Thunderbolt
很多朋友在選擇 Interface 的時候,都會思考 USB 是否「夠快」?
現代錄音設備的 AD/DA 芯片已經非常先進,由芯片產生的 Latency 已經可以歸納為可以忽略 (Negligible),所以如果 Interface 本身已經有所謂 (Real Time monitoring) 已經是可以實時聽到 Input 的聲音訊號了。
其實所謂「夠快」,就是 Latency 低。各位錄音的時候,所感受到的其實是 Roundtrip Latency,意即聲音經過 AD (Analogue...
甚麼是 Sample Library?
有很多朋友都明白,流很曲製作,編曲上很多時間會用到不同的樂器,如 Synthesiser(合成器)、不同組合的 Eletronic Drum Kit(模擬電鼓)、Strings Section(弦樂)等。當然,他們不一定在製作 Demo 時,都是在錄音室有大樂隊伴奏,所以使用 Sample Library 現在都十分普遍。
以前,模擬的樂器大多是用 Sound Module「彈」出來。Sound Module 就是DVD 機一般大小,用 MIDI 接駁的合成器。它們多是提供多種樂器選擇、有些較 Hi End 的型號可以增加擴展卡,加入更象真的管弦樂樂器、特定型號的三角琴、經過特別處理的鼓組等。但合成器也有一些限制,如 MIDI in /out...
買 SOUND CARD 的一般考慮
市場上的interface 如「些粉」飲品櫃的飲品:包裝差不多、價錢差不多、味道種類多、顏色多、容量選擇亦多,花多眼亂,總之。。。不知由那些原則開始選擇。
Sound Interface,電腦業的朋友稱 “Sound card”,就是指將模擬的音頻訊號轉為數碼、和將數碼資料轉為音頻訊號的裝置。專業級的 Interface,一般 recording bit depth 會提供最高24bit 192Khz 的採樣精度,支援 ASIO 和 Core Audio Driver,TRS或Canon 三芯 input 和 output。從 specification 來分好壞,就是 AD...
秘技:用 INTERFACE 做 MIXER
小編可能是最勇敢的 Sound Tech。 早在剛推出 “DSP Mix” 的時候,已經用 MOTU Traveller 應付各種 Live Situation。
現代 Sound Interface 都可以直接繞過電腦,避過 Roundtrip Latency,從硬件實時監聽。當時,有一些 Interface 有一個 “Mixer Mode” 可以從機前的 Panel 直接控制...